全球传感器与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,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调整计划:将对其位于德国罗伊特林根的工厂进行重组,并裁员最多达1100 人。这一决策是在汽车行业格局巨变、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做出的,也凸显了博世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。
博世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,在行业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此次计划重组的罗伊特林根工厂,目前拥有约 10000 名员工。据博世执行副总裁 Dirk Kress 透露,由于汽车市场销售持续疲弱,加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,尤其是在电子操控器等产品领域,来自新进入者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,使得在欧洲生产的相关产品已逐渐失去竞争力。基于此,博世计划在 2029 年前裁减1100 个职位,约占该厂总雇员人数的11%。重组后,工厂将放弃生产缺乏竞争力的汽车电子操控器,转而专注于汽车用芯片的生产,以此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事实上,这并非博世首次进行大规模裁员。早在 2024 年,博世就曾宣布一项全球裁员计划,涉及 5500 个岗位,其中德国本土裁减 3800 个岗位,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和汽车转向产品相关领域。当时,博世发言人指出,汽车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、激烈市场竞争以及持续价格压力,同时电动汽车转型进展缓慢、消费者预算因生活成本上涨受限等,都是导致裁员的重要因素。博世集团 CEO Stefan Hartung 也曾公开表示,受全球经济疲软和汽车行业多重挑战影响,2024 年及 2025 年的形势不容乐观,公司无法避免进一步的裁员举措。
与德国本土业务的战略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博世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正持续加码,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。博世曾明确表示,全球裁员一事,中国区不受影响。
2024 财年,博世在华销售额逆势攀升至 1427 亿元,同比增长 2.7%,其中智能出行业务贡献突出,以 1166 亿元的销售额占据总营收的 82%,同比增幅达 4%,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这一业绩表现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——2024 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 3000 万辆大关,首次超过欧洲和美国产量之和,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正如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?哈通博士在发布会上所强调的:“作为汽车技术供应商,中国市场对博世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扎根中国,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引领地位。”
在传感器领域,博世一直走在行业前列。以 MEMS 传感器为例,公司自1995年开始制造MEMS传感器,市场研究和战略咨询机构 Yole 的数据显示,博世已连续四年在 MEMS 传感器市场保持领先地位。2024 年,Bosch Sensortec 交付了超过 10 亿颗集成微控制器和软件的 MEMS 传感器。博世计划到 2030 年,实现销售超过 100 亿颗具备先进集成功能的 MEMS 传感器。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(CES 2025)上,Bosch Sensortec 展示了最新的人工智能传感器,集成微机电系统(MEMS)技术、嵌入式微控制器、软件以及内置人工智能,为消费健康、智能家居、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带来创新解决方案。
此次罗伊特林根工厂的重组,也是博世在半导体业务布局上的重要一步。博世计划到 2025 年底,将罗伊特林根工厂的洁净室面积扩建超 5000 平方米,专门用于生产碳化硅芯片。这种新型半导体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,可降低电动汽车能耗达 30%,大幅提升续航里程与充电效率,契合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。
博世此次裁员计划虽艰难,但也是其顺应行业变革、优化业务结构、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、智能化加速转型的浪潮中,博世需要通过资源整合与业务聚焦,集中力量发展如半导体、先进传感器等具有潜力的业务板块,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未来。而对于被裁员工,博世也将通过与工会协商,力求以相对妥善的方式推进人员调整,减少对员工生活造成的冲击。
发表评论
登录
手机
验证码
手机/邮箱/用户名
密码
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
还不是会员?免费注册
忘记密码其他方式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暂无评论
暂无评论